爱恨界的情仇密货币安币世与B一场加
2019年那个春天,赵长鹏(CZ)的一个决定震动了整个币圈。当时这位刚刚崭露头角的交易所掌门人,毅然决然地宣布下架BSV(Bitcoin SV),原因直指其创始人Craig Wright不断宣称自己是"中本聪"的闹剧。这个决定在当时赢得了加密社区的一片喝彩,人们称赞CZ"有态度"、"有原则"。谁能想到,四年后的今天,币安竟然重新拥抱了这个曾经被它抛弃的项目,而且还推出了高达50倍的BSV合约!
中本聪之谜:一场持续多年的闹剧
说起BSV,就不得不提到那个自称"中本聪"的Craig Wright。这位澳大利亚企业家从2016年开始就声称自己是比特币的发明者,但始终拿不出确凿的证据。2018年11月在首尔举行的Deconomy会议上,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甚至当众直呼他为"骗子"。我在采访过的一些业内人士都表示,Craig Wright最令人恼火的不是他的谎言,而是他把整个比特币社区当成了傻瓜。
有趣的是,Craig Wright在技术层面确实有两把刷子。我曾翻阅过他的一些论文和专利,不得不承认他在区块链技术方面的造诣很深。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会称他为"在技术上最接近中本聪的人"。但这种技术能力与他的为人形成了鲜明对比——他更像是个技术精湛的江湖骗子。
闪电火炬运动与"我们都是Hodlonaut"
2019年初,一场名为"比特币闪电火炬"的社交媒体运动正在加密圈如火如荼地进行。这项实验通过闪电网络传递小额比特币,旨在测试网络的可靠性和普及度。参与其中的不乏各界名人,包括Twitter创始人Jack Dorsey、LinkedIn联合创始人Reid Hoffman等。CZ和孙宇晨也加入了这场有趣的社交实验。
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Craig Wright威胁要起诉一位名叫Hodlonaut的推特用户,因为后者经常嘲讽他的"中本聪"身份。这一霸道行为立即引发了比特币社区的强烈反弹。数以千计的用户将自己的头像和昵称改为Hodlonaut,表达"我们都是Hodlonaut"的团结精神。CZ也加入了这场抗议活动,并在推特上放出狠话:"Craig Wright不是中本聪。再这么胡闹,我们就下架BSV!"
币安的态度转变:商业利益胜过原则?
2019年4月15日,币安兑现了CZ的威胁,正式下架BSV。当时的公告中特别提到"对整个区块链生态系统的贡献度"是下架考量因素之一。这一决定导致BSV价格暴跌12%,而BCH则应声上涨。作为见证者,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社区的反应——大多数人拍手称快,认为这是对Craig Wright嚣张气焰的有力回击。
四年后的今天,情况却发生了180度大转弯。币安不仅重新接纳BSV,还推出了50倍杠杆的永续合约。这一决定直接推动BSV价格在两小时内暴涨近30%。看着行情图表上那条陡峭的K线,我不禁感叹:在商业利益面前,当初的原则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了。
交易所的生存哲学:与时俱进还是随波逐流?
币安的这种转变其实不难理解。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加密货币市场,一成不变的坚持很可能意味着错失机会。就像今年比特币生态突然火爆,币安就迅速上线了Ordinals NFT服务;当DODO代币单日暴涨50%时,币安也立即推出了相关合约产品。
最近比特币现货ETF的炒作更是典型例子。10月16日当假新闻爆出时,比特币价格瞬间突破3万美元大关。虽然消息很快被证实是谣传,但市场的狂热反应却是真实的。币安选择在这个时候重新上线BSV合约,恐怕也是看准了这个市场热度。
结语:没有永恒的原则,只有永恒的利益
回顾这段历史,我不禁想起CZ当年那句掷地有声的"Do the right thing"(做正确的事)。四年前下架BSV是正确的决定,四年后推出50倍BSV合约同样可以被解释为"正确的事"。这其中的转变,折射出加密货币行业残酷的生存法则——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里,原则固然重要,但生存和发展才是永恒的主题。
作为一个长期观察这个行业的业内人士,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:在加密货币的世界里,没有永远的朋友,也没有永远的敌人,有的只是永恒的利益。币安与BSV的这段恩怨情仇,不过是这个行业无数类似故事中的一个缩影罢了。
(责任编辑:资源)
-
作为一名在金融科技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,最近看到CIMG与FLock的合作案例让我眼前一亮。这不禁让我想起2017年那些只会囤币的企业,如今终于开始学会"玩币"了。就像当年互联网泡沫后企业才真正找到网络经济的价值一样,币股融合正在经历从"收藏"到"使用"的质变。囤币时代:数字资产的双刃剑记得2021年特斯拉高调宣布持有比特币时,市场一片欢呼。但好景不长,随着熊市来临,那些跟风囤币的企业纷纷被打... ...[详细]
-
说起加密货币市场,币安(Binance)这个名字就像金融风暴中心的一座高塔。作为全球最大的加密交易所,它的原生代币BNB却在这两年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命运。让我用一个老交易员的视角,带你看清这场资本游戏的真相。监管风暴中的BNB记得去年夏天,BNB在欧盟市场遭遇的灾难性时刻。当限制取款的消息传出时,市场瞬间哗然。我当时正在日内瓦参加一个金融峰会,亲眼目睹交易员们疯狂抛售的场景。更糟的是,SEC接连不断... ...[详细]
-
最近CZ被罚5000万美元这事,搞得整个币圈人心惶惶。说实话,我刚看到这个消息时也吓了一跳,生怕市场又要来一波大跳水。不过有意思的是,市场消化这个利空的速度比我想象的要快得多。市场回暖信号频现现在的情况特别有意思,就像坐过山车一样。SEC那边传出的消息越来越乐观,感觉他们在清理完这些违规交易后,可能真的要加快比特币现货ETF的审批了。这不,USDT的市值都创下新高了,说明资金正在悄悄地进场。说到这... ...[详细]
-
昨晚的市场真是惊心动魄啊!当大多数投资者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,我们团队在比特币36800-900区间果断出手,全网公开布局多单。说实话,当时市场情绪相当悲观,但我根据多年经验判断,这波回调已经到位。今早醒来打开行情图表时,嘴角不自觉上扬——行情完全按照我们的预期在走!这波上涨不仅如期而至,而且让我们的多单稳稳拿下500多个点的利润。看着盘面数字跳动,那种成就感真是难以言表。记得去年有个新手客户,在类... ...[详细]
-
最近加密货币圈子里关于"11月效应"的讨论越来越热烈。作为经历过三轮完整牛熊周期的老韭菜,不得不说这个时间节点确实值得玩味。知名分析师PlanB的最新观点让我眼前一亮——他特别强调现在到明年4月减半前的这段时间,可能是我们最后的上车机会。说实话,每次听到"减半行情"这个词,我都会想起2016年那个夏天。当时刚入场的我看着K线图将信将疑,结果错过了最佳建仓时机。PlanB的分析确实很有说服力——历史... ...[详细]
-
各位老铁们,今天的市场看起来又要上演一出熟悉的戏码了。说实话,在这个市场中摸爬滚打多年,我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:消息面永远只能当配菜,真正决定我们饭碗的还是盘面本身的走势。大饼走势分析咱们先看看比特币这个"老大哥"。38000-38200这个区间就像个磁铁一样,已经反复拉扯好多次了。从1小时线来看,现在正在走一个典型的上升三角形收敛形态,这种时候最容易让新手交易者心痒难耐。但我得提醒大家,在没有重大... ...[详细]
-
加密货币圈的"华裔之光"赵长鹏这回真的栽了。这位被粉丝亲切称为"CZ"的行业大佬,在西雅图联邦法庭上低下了头。作为全球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的创始人,他承认违反了美国反洗钱法,不得不辞去CEO职位,还要支付天价罚款。一场早有预兆的风暴说实话,这场风暴席卷币安并非毫无征兆。记得2019年那会儿,CZ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的那番"先斩后奏"言论吗?他当时说"在美国做生意,请求原谅比获得许可更好"。这话现在听... ...[详细]
-
今天看到彭博社的爆料,真是让人倒吸一口凉气。作为长期关注加密行业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说,这次币安遇到的麻烦比想象中严重得多。据可靠消息,美国司法部正在与币安进行一场"天价谈判",和解金额可能超过40亿美元!这将是加密货币领域有史以来最大的罚单之一。币安深陷监管泥潭说实话,看到这个消息我并不感到意外。记得去年参加区块链峰会时,就有业内朋友私下透露,美国监管机构对币安的调查力度在不断加大。现在看来,这些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以太坊Layer2领域的明星项目,Arbitrum(ARB)这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代币,最近可真是让投资者们操碎了心。从年初上线到现在,ARB的价格就跟坐过山车似的,一路剧烈震荡下行。更令人揪心的是,连那些"币圈巨鲸"也开始不计成本地抛售,这种恐慌情绪在整个市场蔓延开来。巨鲸割肉出逃:宁愿亏本也要套现据Lookonchain的链上数据显示,最近发生了好几笔令人咋舌的大额抛售。Wintermute... ...[详细]
-
最近这几天的数字货币市场真是让人捉摸不透啊!价格像过山车一样,先是快速拉升,转眼间又陷入了剧烈的震荡调整。作为一个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,我发现这种行情往往预示着重大突破的临近。关键阻力位分析目前比特币在37500美元附近遭遇强劲阻力,而以太坊则在2100美元关口频频受阻。说实话,这个位置就像一道难以逾越的高墙,已经被反复试探了好几次。但你知道吗?根据我这些年的经验,当价格多次测试某个阻力位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