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概述 > 相的真的作秀集体精心闹剧背后员工一场辞职策划

相的真的作秀集体精心闹剧背后员工一场辞职策划

2025-09-14 12:00:39 [钱包] 来源:链上汇通

上个月OpenAI那场闹得沸沸扬扬的"集体辞职"大戏,现在回头看简直就像好莱坞精心编排的情节剧。说实话,当我看到700多名员工联名威胁董事会时,第一反应就是:这戏演得也太假了吧?果不其然,最近几位知情人士的爆料证实了我的猜想——这根本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逼宫戏码。

谁在背后推动这场闹剧?

让我告诉你一个有趣的事实:真正在背后推动这封联名信的,是那些拿着高额股权、在OpenAI已经待了多年的老油条们。据内部人士透露,这些人在那个关键的周日晚上疯狂打电话,挨个"劝说"同事签名。说实话,这种操作让我想起了选举季的政治拉票——只不过这次拉的是一群科技精英的签名。

一位不愿具名的现员工私下向我吐槽:"你知道吗?我们就像被裹挟进了一场集体狂欢。那些大佬们把'要么签字要么被孤立'的压力玩得明明白白。"更讽刺的是,这些签了字的员工其实压根没打算真的去微软上班。

为什么没人想去微软?

说到微软,OpenAI的员工们简直避之唯恐不及。一位员工的原话让我印象深刻:"我们逃离Facebook、Google这些大厂来OpenAI,就是为了躲开那些令人窒息的官僚主义。现在要我们去微软?那还不如直接辞职去考公务员!"

想想也是,这些习惯了硅谷创业公司快节奏的工程师们,怎么能忍受微软那种层层审批的企业文化?我在科技圈混了这么多年,很清楚这两个地方的文化差异有多大——就像把一群野马关进动物园。

真正的顾虑:钱!钱!钱!

不过说到底,最现实的阻碍还是钱的问题。OpenAI的员工待遇简直让人眼红:30万美元起薪,四年200万美元的股权——这还不包括那些超级明星员工的天价package。有位员工跟我算了笔账:"如果公司真垮了,我损失的可是能在湾区全款买房的钱!"

最搞笑的是,当时微软承诺"原样接收"的保证,在OpenAI员工眼里就是个笑话。一位工程师直接嘲讽道:"让我们相信微软会兑现承诺?那还不如相信ChatGPT能预测明天的彩票号码!"

微软员工的怨气冲天

有意思的是,微软这边也是一肚子火。想想看,公司一边裁掉上万名老员工,一边要给这群"空降兵"原封不动地保留待遇?有位微软的老同事跟我诉苦:"我们这些996的老黄牛连年终奖都缩水了,现在倒好,要给这群'造反派'发大红包?"

这场闹剧最终以Altman回归收场,但留下的启示值得玩味:在硅谷,员工忠诚度往往与期权数量成正比。当数百万美元的利益面临风险时,连最理性的工程师也会变成演技派。说到底,这不过是一场精心计算的利益博弈,只不过披上了"企业文化"的浪漫外衣。

(责任编辑:市场)

推荐文章
  • 以太坊的华丽转身:当质押收益遇上机构热捧

    以太坊的华丽转身:当质押收益遇上机构热捧 最近观察以太坊的市场表现,我时常想起2017年那个疯狂的夏天。那时的ETH还只是ICO热潮中的"燃料",谁能想到七年后,这个区块链平台正在完成一场令人惊叹的华丽转身?质押经济的崛起去年上海升级后,我亲眼见证了质押市场的爆发式增长。现在每4个ETH就有1个被质押,这个数据让我想起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债市场的繁荣景象。有意思的是,3-5%的年化收益率正在成为链上金融的"基准利率",就像传统金融中的国... ...[详细]
  • 以太坊反常现象:大资金撤离交易所为何没掀起波澜?

    以太坊反常现象:大资金撤离交易所为何没掀起波澜? 最近加密货币市场出现了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。作为市值老二的以太坊,在经历了一轮显著的交易所资金外流后,价格却出人意料地"按兵不动"。要知道,这种规模的资金流动在过去往往预示着市场情绪的重大转变。11万枚ETH的"大迁徙"10月4日这天,加密货币交易所上演了一场"大撤退"——超过11万枚以太坊(价值约1.776亿美元)从交易所钱包中转移。这个数字创下了自8月以来的单日最高流出记录。通常来说,这种大额资... ...[详细]
  • 当比特币遇上DeFi:老牌王者与新锐势力的投资博弈

    当比特币遇上DeFi:老牌王者与新锐势力的投资博弈 说实话,现在的加密市场就像一锅沸腾的火锅,各种食材在里面翻滚碰撞。作为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:一方面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"老钱派"在坚守阵地,另一方面是以Compound为首的DeFi新贵在攻城略地,而像Grimace这样的黑马更是在暗流涌动。比特币:加密世界的定海神针记得2008年第一次听说比特币时,我还以为是某种游戏币。谁能想到这个"数字黄金"现在已经成为整个行业... ...[详细]
  • 10月5日数字货币合约交易指南:如何在震荡市中把握机会?

    10月5日数字货币合约交易指南:如何在震荡市中把握机会? 昨晚的市场表现完全在我们的预料之中,既没有突破性的上涨,也没有意外的暴跌,行情就像在走钢丝一样维持着区间波动。说实话,这种行情对于短线交易者来说反而是最好的机会。我们昨天在ETH现价1637果断做多,止盈设在1655,BTC则是在27370进场,27750止盈,相信跟上操作的朋友都收获了不错的利润。这周到目前为止,我们的所有策略都完美止盈,没有一单止损,这种节奏感简直让人神清气爽!BTC合约:警惕... ...[详细]
  • 粉丝经济革命:Luffa如何用文化钱包重塑创作者生态

    粉丝经济革命:Luffa如何用文化钱包重塑创作者生态 说实话,作为一个长期观察互联网经济的学者,我越来越对当前的平台经济感到失望。那些号称要"赋能创作者"的平台,本质上不过是在榨取创作者的剩余价值。每次看到年轻创作者在社交平台上辛勤耕耘却被算法玩弄,我就忍不住想:是时候该做些改变了。钱包革命:从资产管理到身份象征记得去年参加Web3峰会时,我和几位资深投资人聊到深夜。我们都意识到,下一代互联网的入口不会是什么花哨的VR设备,而是这个看似普通的数字钱包... ...[详细]
  • 当社交遇上加密:Telegram Bot如何重塑数字货币生态

    当社交遇上加密:Telegram Bot如何重塑数字货币生态 最近几个月,我在研究加密市场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Telegram机器人正在悄然改变整个行业的游戏规则。作为一个长期关注科技金融领域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承认,这种将人工智能与社交完美结合的模式确实令人眼前一亮。从社交工具到加密入口记得去年参加巴塞罗那区块链周时,几乎每个人都在使用Telegram交流。这个拥有8亿用户的平台早已不是简单的通讯工具,而是成为了加密爱好者的"数字家园"。有趣的是,现在通过... ...[详细]
  • 软银2000万美元押注:Oasys能否撬动日本Web3游戏生态?

    软银2000万美元押注:Oasys能否撬动日本Web3游戏生态? 九月的东京秋高气爽,我站在幕张展览馆门口,看着汹涌的人潮不禁感叹:这才是游戏爱好者真正的狂欢节!东京电玩节(TGS)今年彻底恢复了往日活力,24.3万观众的热情简直要把场馆掀翻。787家参展商中,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Web3游戏展台前总是排着长队,这种场景在几年前简直不可想象。日本游戏产业的"冰与火"记得小时候玩红白机的日子,任天堂就是游戏世界的代名词。如今日本游戏产业依然强大,索尼、万代南梦宫... ...[详细]
  • Cartesi实验周:区块链开发者不容错过的创意盛宴

    Cartesi实验周:区块链开发者不容错过的创意盛宴 各位区块链爱好者注意啦!Cartesi即将带来一场激动人心的线上黑客松活动。作为深耕区块链领域多年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说这可能是今年最值得开发者参与的活动之一。活动详情这场为期一周的创意狂欢将从10月16日正式拉开帷幕。我记得去年参加类似活动时,那种思维碰撞的火花至今难忘。活动将在Cartesi Discord社区启动,首日会有一场开发者研讨会,相信我,这种技术分享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。截止时间... ...[详细]
  • L2战场硝烟四起:谁将问鼎以太坊扩容王座?

    L2战场硝烟四起:谁将问鼎以太坊扩容王座? 最近收到不少读者留言,都在追问我对Layer2扩容方案的发展前景怎么看。作为一个在加密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今天就掏心窝子和大家聊聊这个火热赛道的真实状况。L2不是昙花一现的炒作很多人可能还没意识到,Layer2对以太坊的意义就像高铁之于传统铁路。这不是一时兴起的时尚单品,而是承载着整个区块链生态未来的基础设施。想象一下,未来90%以上的DApp交互可能都会在L2上完成,到时候它们的曝光度可能... ...[详细]
  • 大语言模型的致命盲区:为什么AI总学不会反向思考?

    大语言模型的致命盲区:为什么AI总学不会反向思考? 最近在AI圈里流传着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现象:我让GPT-3和Llama学习"张三就是李四"这样简单的知识,结果当反过来问"李四是谁"时,AI竟然一脸茫然。这就像你教孩子"妈妈叫王芳",然后问"王芳是谁",孩子却完全不知道答案一样荒谬。什么是"逆转诅咒"?研究人员给这个现象起了个很有噱头的名字——"逆转诅咒"(Reversal Curse)。简单来说,就是大语言模型在学会"A是B"后,竟然无法自然而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