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专栏 > 下 朗普的博特扰动政策资产局弈新市场数字市场观察

下 朗普的博特扰动政策资产局弈新市场数字市场观察

2025-09-14 12:01:09 [知识] 来源:链上汇通

市场观察:特朗普政策扰动下 数字资产市场的博弈新局

老套路又来了!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最近又打出了他的"关税牌",宣布将对华关税政策延长90天,同时还特别强调黄金将继续享受免税待遇。这消息就像往平静的湖面扔了块石头,比特币价格应声而起,一度突破12万美元的心理关口。不过这个价格就像个淘气的孩子,站不住又滑了下来。接下来价格能否站稳,可就成了判断后市走向的"风向标"。

每次市场波动,总能看到些有趣的现象:以太坊价格一回调,立马就有人喊"完蛋了";山寨币要是几天不涨,就被贴上"垃圾"的标签。说实话,真正沉下心来研究项目基本面、分析资金流向的人其实不多。市场哪有那么多"必然"?真正的好项目就像马拉松选手,中途可能有起伏,但坚持到最后的才是赢家。关键是要有双"火眼金睛",别等人家都冲线了才想起来追。

机构抢筹:以太坊的"豪门盛宴"

8月11日这天,以太坊ETF创下个新纪录——单日净流入10.2亿美元!这数字看着就让人心跳加速。贝莱德、富达这些金融大鳄已经连续五天在买买买,机构对ETH的偏爱简直写在脸上了。价格也很给力,突破4000美元后最高冲到4278美元,距离历史最高点4815美元就差临门一脚。

技术派的朋友们都在盯着4300美元这个关键位置,要是能站稳,接下来4500美元甚至创历史新高都有可能。链上数据也相当乐观:那些"老韭菜"们现在都改主意不卖了,大户资金也在回流,机构和企业持有的ETH总值已经突破140亿美元。虽然技术指标显示短期可能有些过热,但中期趋势还是相当明朗的。

新牛市的主角:机构资金的"阳谋"

这轮牛市和以前真不一样!以前都是散户在瞎激动,现在可是机构在主导。这些"大玩家"可不会去碰那些名字都念不顺的小币种,更不会跟风炒什么"狗币""猫币"。他们要的是合规、透明、能写进投资报告的大项目。所以你看,第一波资金都往头部项目涌,形成了"机构抢购潮"。

这时候要是逆势去赌那些流动性差的小币种,很可能就被套住了。我有个朋友前阵子就是这样,非要买某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币,结果现在天天在群里喊"价值投资",看着都心疼。

山寨币机会:耐心者的游戏

最近山寨币整体在一个区间里上下折腾,主要是在洗掉那些听说"401(k)能投数字货币"就冲进来的短线资金。不过有些主流山寨币已经跌到重要支撑位了,倒是可以考虑适当补点仓:

比如SUI,现在离抄底价就差0.3美元;XRP、DOGE、LTC这些老面孔也都在低位整理。还有个ENA很有意思,计划第四季度要在纳斯达克上市,准备学比特币和以太坊搞MicroStrategy那种增持模式。它家的稳定币USDE需求特别旺,补涨空间不小,现在走出了个很漂亮的W底形态,理论目标能看到1.3美元。

赛道选择上,还是以太坊生态和稳定币最值得关注。只要ETH保持强势,ENA这些相关标的应该还能延续上涨趋势。另外也可以配置些XAUT、PAXG这种和黄金挂钩的代币,就当给账户买个保险。

投资建议:保持清醒 把握节奏

总的来说,现在市场就像在走钢丝,一边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,一边是CPI数据这些宏观因素。比特币能不能稳住高位会影响资金对山寨币的信心;以太坊有机构资金撑着;部分山寨币则在底部蓄势待发。

作为投资者,现在最重要的是既要关注宏观风险,又要紧盯资金动向和技术走势。记住那句老话:"买要有准备,卖要有计划。"这样才能在接下来的市场波动中抓住机会,而不是被市场牵着鼻子走。

(责任编辑:盘点)

推荐文章
  • 数字货币晚间策略:回调即是买入良机?

    数字货币晚间策略:回调即是买入良机? 各位币圈老铁们,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。每当行情冲高后,总会有那么一波回调,就像跳高运动员起跳前都要先下蹲蓄力一样。今晚的市场走势,我觉得这个规律又要应验了。以太坊(ETH):回调蓄势待发ETH这波从4200下方一路爬到4300上方,说实话走得相当漂亮。不过就像我说的,跳高前总得做个深蹲。我观察4270这个位置支撑很强,胆子大的朋友可以在这里小试牛刀。要是实在不放心,等回调到4240再... ...[详细]
  • 市场寒冬何时回暖?这两个潜力币种值得提前布局

    市场寒冬何时回暖?这两个潜力币种值得提前布局 最近的市场走势真是让人既期待又忐忑。比特币虽然偶尔展现出强势的一面,但整体来看就像个在健身房里举铁的新手,反复试举却始终难以突破26800美元的"重量级"门槛。要我说啊,与其盲目追高,不如耐心等待更好的进场时机。更令人担忧的是稳定币供应量这个"晴雨表"。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市场上还有1660亿美元的稳定币在流通,如今却缩水到1300亿左右。这就像看着自家鱼塘里的水一点点流走,虽然偶尔有几场小雨(比如E... ...[详细]
  • 从零到百万:加密货币投资的制胜之道

    从零到百万:加密货币投资的制胜之道 在加密货币这片充满机遇与风险的原始丛林中,每个怀揣致富梦想的探险者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财富密码。作为一名经历过数轮牛熊转换的老兵,我想分享一个简单却常被忽视的真理:复利效应才是小资金实现财富跃迁的终极武器。滚仓策略:让利润奔跑的艺术还记得2018年寒冬时,我用5000美元本金开始这段奇妙的旅程。当时很多人都在短线交易中疲于奔命,而我选择了完全不同的一条路。就像钓鱼高手知道深水区才有大鱼一样,我学会了... ...[详细]
  • Web3社交革命遇挫:Coinbase力挺的XMTP为何沦为钓鱼攻击温床?

    Web3社交革命遇挫:Coinbase力挺的XMTP为何沦为钓鱼攻击温床? 最近慢雾安全团队曝光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:Coinbase Wallet整合的XMTP通讯协议正被黑客当作新型社工攻击武器。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行业发展的观察者,我不禁要问:我们翘首以盼的Web3社交时代,真的准备好迎接用户了吗?完美的协议,不完美的现实记得两个月前Coinbase高调宣布与XMTP合作时,整个加密圈都沸腾了。这种兴奋就像当年第一次用上即时通讯软件的感觉——我们终于可以不用在Tel... ...[详细]
  • 揭秘小币种爆发密码:我的实战经验分享

    揭秘小币种爆发密码:我的实战经验分享 最近的行情走势说实话挺有意思的。大饼(比特币)像个不安分的猴子,上蹿下跳的,但26300这个支撑位就像个铁底,跌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。我个人把26760作为防守线,只要站稳这个位置,说不定很快就能看到一波加速上涨。就像上周我和一个老韭菜聊天时说的:"市场就像个任性的小孩,你得顺着它的脾气来。"市场观察:当前行情怎么看说实话,现在美联储开会搞得大家都很紧张。我有个习惯,每天早上都会看看美股三大指数,这... ...[详细]
  • 手把手教你薅MassaLabs羊毛:2000+代币免费拿

    手把手教你薅MassaLabs羊毛:2000+代币免费拿 朋友们,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绝佳的机会!MassaLabs这个新兴的Layer-1项目正在派发福利,通过完成几个简单的任务就能白嫖2000+代币。作为一个区块链老韭菜,我亲自测试过这套流程,现在就把攻略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。为什么说这是个好机会?MassaLabs这个项目可不简单。他们从2020年就开始潜心研发,2021年就获得了500万欧元的融资。最吸引人的是,他们专门拿出超过8%的代币来奖励测试... ...[详细]
  • 从Token2049看加密货币的未来:衍生品、Ton生态、游戏革命与ZK技术

    从Token2049看加密货币的未来:衍生品、Ton生态、游戏革命与ZK技术 说实话,这次没去成Token2049真的特别遗憾。原本期待已久的"网友见面会"泡汤了,只能隔着屏幕看大家分享见闻。不过作为在投资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,我想从另一个角度聊聊最近观察到的一些有趣现象。衍生品:CeFi和DeFi的界限正在模糊最近几个月有个特别明显的趋势 - 几乎所有新项目都在盯着衍生品赛道。这让我想起2017年ICO热潮时人人都想做交易所的场景。不过这次不一样,现在的衍生品DApp越来... ...[详细]
  • 美联储重磅研究:代币化浪潮正在重塑全球金融格局

    美联储重磅研究:代币化浪潮正在重塑全球金融格局 最近看到美联储发布的一篇关于代币化的工作论文,让我这个金融老鸟也不禁眼前一亮。说实话,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数字资产时代,看到央行机构如此认真地研究这个领域,确实让人感到兴奋又充满期待。什么是代币化?简单来说,代币化就是把现实世界中的各种资产"搬"到区块链上。想象一下,以前你买一套房子要花几百万,现在通过代币化,你可以只买其中10%的份额。这就像把我们传统的资产投资方式打碎重组,让普通人也能参与以前高门... ...[详细]
  • 一位大学教授的Web3安全创业传奇:顾荣辉用数学思维重塑行业标准

    一位大学教授的Web3安全创业传奇:顾荣辉用数学思维重塑行业标准 最近在翻阅《福布斯》中文版时,我注意到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——CertiK联合创始人顾荣辉的创业历程。说实话,在遍地都是创业神话的Web3领域,这位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的故事还是让我眼前一亮。数学天才的商业冒险顾荣辉的办公室墙上挂着CertiK的logo,那面盾牌中的"∀"符号总是能让他眼睛发亮。每当有新员工入职,他都会不厌其烦地解释:"这个数学符号代表'for all',意味着我们要用数学方法保护... ...[详细]
  • 当人们谈论机构进场时,究竟指的是哪些机构?

    当人们谈论机构进场时,究竟指的是哪些机构? 作者:Stablecoin Sean(FinTech Collective合伙人)| 译者:金色财经0xjs最近在美国参加各种加密货币会议,一个词反复被提起——"机构"。大家都在说"机构资金要来了",或者"我们需要为机构入场做好准备"。说真的,每次听到这种笼统的说法,我都忍不住想翻个白眼。在加密货币领域,"机构"这个词已经被用得太泛滥了,实际上我们需要更细致的区分。不同类型的机构参与程度天差地别让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