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Di遭走的那些哪些被偷我们遇黑亿给客课数十上了
记得2020年的"DeFi盛夏"吗?那时候人人都在谈论去中心化金融,仿佛发现了新大陆。转眼五年过去了,DefiLlama的数据显示DeFi市场依然保持着数千亿美元的规模。但你知道吗,这个看似光鲜的市场背后,藏着多少令人心惊的黑客故事? 让我为你讲述几个真实的"数字劫案"。2021年Poly Network那次攻击至今让人记忆犹新——黑客就像拿到了万能钥匙,轻松转走了6亿美元。我当时在推特上刷着实时动态,看着项目方几乎是在全网"求饶",那种无力感真是... 而2022年Wormhole的事件更魔幻,黑客利用Solana桥的漏洞,凭空变出了12万个ETH。最讽刺的是,最后居然是Jump Crypto这个"白衣骑士"自掏腰包3.2亿美元来填坑。 我整理了这些年观察到的黑客"套路",发现他们最爱攻击的就是这几种地方: 第一招:专找"一言堂" - 那些权限管理太集中的项目,简直就是黑客眼中的香饽饽。Poly Network就是栽在这上面。 第二招:钻合约的空子 - 重入攻击、签名验证漏洞这些技术名词,在黑客眼里都是金矿。Curve那次4700万美元的教训就出在编译器上。 第三招:闪电战突袭 - Beanstalk那次1.8亿美元的损失告诉我们:没有时间锁的DAO治理,就像开着金库大门睡觉。 说实话,每次看到这类新闻我都特别痛心。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牛熊的老韭菜,我想分享几点心得: 对项目方说:安全不是成本,而是你们的命根子!多签机制、定期审计这些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能省。 对投资者说:别光看年化收益率啊朋友们!我见过太多人贪图那多几个点的收益,结果本金都没了。分散投资、做好尽调才是王道。 DeFi的未来依然充满希望,但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。毕竟在这个去中心化的世界里,安全意识才是最好的"护城河"。下一次当你准备往某个池子里存钱时,不妨先问问自己:这个项目的安全措施,真的够吗?黑客最爱下手的四个"肥羊"
黑客们的"作案手法"揭秘
我们到底该怎么做?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当你的交易所密码在网上裸奔:揭秘加密交易安全漏洞
- 11.23 比特币高位遇阻 市场陷入胶着状态
- 加密货币市场:波动中的机遇与策略
- 币安新时代:CZ卸任背后,我们见证一个加密帝国的传承
- 美联储按兵不动引发市场猜想:年底加息预期下比特币上演绝地反击
- 11.27市场观察:加密货币短期调整信号显现
- 加密货币教父的陨落:赵长鹏认罪背后的行业地震
- 当比特币遇上熊猫:一场关于价值与功能的奇妙对话
- 当区块链遇上斗地主:爱斗如何重新定义GameFi竞技场
- OpenAI管理层动荡终落幕:Altman王者归来,Ilya黯然离场
- CoinW悉尼之行:当监管遇上创新,我们看到了加密货币的未来
- 数字货币的十字路口:我们需要的是变革性的应用,而非妥协的交易所
- 谁说茶叶和艺术品不能成为数字经济的主角?
- Web3投资启示录:如何在牛熊转换中慧眼识金
- 《富爸爸》作者再次警告:现在是拥抱比特币的黄金时机
- 波卡生态迎来重大突破:原生USDC正式登陆Moonbeam
- 数字货币市场深度分析:抄底时机与风险把控
- Solana生态复苏:这些潜力项目正在改写游戏规则
- 当加密技术成为政治角力的牺牲品:行业何去何从?
- 市场观察:通胀阴霾未散,加密市场迎来关键转折
- 搜索
-